阿胶,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,有历史有文化,造福了无数百姓,成就了数多梦想,是中华民族的医药瑰宝,这样一个古老的行业,近期确被连串的迷雾围绕,驴皮争夺战此起彼伏,阿胶涨价声声声不断,又有明胶使用、产品铬超标,似乎每个问题最终都与阿胶原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
原料控制一说在阿胶行业始终颇具争议,近前,伴随着“造假门”事件的沸沸扬扬,“驴皮原料控制80%以上”这一说法最终被戴上了“出于第三方调查结果”的帽子,因无法追溯而不攻自破。
“做企业和做人一样”,福牌阿胶作为阿胶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,认为踏踏实实做好企业、做好产品才是企业的最大责任,陷于无休止的言论争执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。
驴皮收购无法掌控
经过对产业链的整体分析,驴皮的收购程序基本如下,首先不同地区的农户养殖牲畜(驴、马、牛、猪等);然后经屠宰场宰杀,并剥取皮毛;到皮毛集散基地分类收购皮毛;最后由企业筛选进行收购。
在此分析下,在驴皮掌控问题上基本可得出如下结论:首先,驴的养殖多为农户散养,其属于农副产品而非工业产品,因此数量、收购渠道难以控制;其次,驴皮销售渠道广,驴皮交易市场的买卖,价高者得;最后,面对不断提升的对驴皮资源的需求量,及边境贸易的开放,国外驴皮势必会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,而此非国家能源,因此,国外进口驴皮资源也是无法控制的。
福牌阿胶早在多年前就建设了狮耳山驴科研基地,用作对驴的生产习性、繁殖等的研究,以此形成严格的原料选择标准,并在全国推广实施。在全国建立了十余家原料基地,另外,达成协议实行定点驴皮收购,保证驴皮原料的充分供给及质量。
福牌阿胶投料复杂
福牌阿胶生产厂为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企业,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可以很容易的看到福牌阿胶的投料过程,还有与济南市药监局联网的全程视频监控,“我们在阿胶驴皮原料的使用上毫无问题,任何人有疑问都可以现场参观”,福牌阿胶如此回应一切对原料使用的质疑。
仔细了解,福牌阿胶在驴皮收购后,仅投料前便经过了七道严格的挑拣工序,驴皮过磅、晾晒、码堆、投料、洗涤、切割、化皮前挑选,每道工序都有专人严格把关,将收购过程中可能掺杂的杂皮、碎皮全部挑出。
“生产质量可靠的产品,生产消费者信赖的产品,是我们中华老字号品牌始终坚持的信誉和诚意”。